近日,遵循“人工智能+”專項要求,國有企業“人工智能+”專題培訓班正式開班。BBIN寶盈數碼董事長郭為受邀為培訓班學員講授“人工智能時代的企業戰略規劃”相關課程,以40年科技企業的前瞻洞見和對AI時代獨到的思考與實踐,幫助培訓班學員構建AI時代的戰略性思維,助力其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驅動高質量發展。
據悉,該專班面向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骨干企業及其下屬企業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戰略、改革、科創等相關部門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聚焦國有企業人工智能產業布局與發展需求,設置“宏觀形勢”“戰略規劃”“人才培養”“技術支撐”“機制保障”等多個教學模塊。
政策引領:數據要素疊加人工智能
成為國企轉型核心引擎
2025年是各中央企業、各地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高質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動成為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在6月17日國資委專題推進會上,“高度重視數據等新質生產要素的倍增作用”、“發揮國資國企需求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多的優勢,推進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學制定國資國企‘十五五’規劃,基于企業自身戰略定位和產業優勢,強化整體統籌布局,選準戰新產業培育的‘主攻方向’”等成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關鍵要求。
這些關鍵部署,與郭為在課程中強調“人工智能是數云時代的延伸”、“人工智能落地的關鍵在數據”等觀點高度呼應。
在授課過程中,郭為談到,當前,各央企國企正處在“十五五”規劃制定的關鍵期,隨著“數據要素×”三年計劃和“人工智能+”專項的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兩個關鍵要素疊加,正逐步發揮出深刻的共振價值,成為重塑企業基因的核心力量。“參考聯合國的《國際標準產業分類》,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工業類別的國家,這也使得我們在鋼鐵、造船、裝備制造等領域的數據資產積累上,具備全球范圍內的領先優勢。”
在郭為看來,這類規模化、全產業鏈的數據正是AI應用突破的“核心燃料”。他援引總書記“人工智能發展要突出應用導向”的論斷,強調國資國企在構建AI時代的企業戰略時,要將數據資產積累納入核心,并充分激活數據要素疊加人工智能的“雙引擎”價值,構建“數據-智能-價值”的閉環體系和新增長曲線,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AI產業發展之路。
戰略重構:從“通專融合”路徑到
“AI for Process”
而之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在推動AI落地的過程中,會感覺“AI離人很近,離企業很遠”,郭為表示,“AI for Process”是根本,如果人工智能不能與企業的業務流程相結合,就無法為企業服務,也無法推動企業應用人工智能。
而在具體的戰略規劃和落地過程中,企業首先要對內部的信息技術架構進行全面改造,只有“打破傳統企業‘煙囪式’的IT架構”,“讓數據在云的環境下實現自由流動,才能進而實現數據資產的重新編排。”
其次,企業還需要完成“通專融合”。郭為談到,“Alphafold等專業模型在蛋白質結構預測等專業領域,展現了超越人類的非凡能力,但它卻往往無法處理簡單的通用問題;而ChatGPT等通用大語言模型,具備強大的泛化能力,卻缺乏專業深度。”只有基于企業自身積累的企業數據、產業數據,將“通用大模型”訓練成企業專屬的大模型,才能讓AI發揮生產力價值,幫助企業實現“全面感知、快速決策、持續迭代”的智能化目標。
在授課的最后,郭為特別指出,AI時代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場由數據智能驅動、AI賦能的深層次躍遷式變革,是構建企業數字時代核心競爭力的系統化、長期性工作,是一場關于企業如何重新定義自身價值的革命。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堅持“工匠精神”和保有足夠的定力,持續推動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變革。